当前观点:放开限购首周东莞迎“标志性一幕”:咨询量大增,新房周成交量环增950%
新房周成交量环比涨幅950%。
在众多二线城市中,东莞对楼市的支持力度可以说是相当大了。过去一周(12.27-1.2)内,东莞接连颁布楼市新政:2022年12月26日,东莞全面放开限购;12月30日,东莞再推出存量商品房“带押过户”模式。
“东莞放开限购对我们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咨询量明显上来了,以前咨询量都是个位数,现在每天基本都有二三十人的样子。”1月3日,位于东莞厚街的房产经纪人张旭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资料图)
成交方面同样立竿见影。据诸葛找房,新政放开后的第一周,东莞累计成交933套房源,周成交量环比涨幅950%。
东莞厚街某住宅楼盘 每经记者 陈荣浩 摄
周成交量环比涨950%
成交量出现显著上涨,在东莞楼市并不常见。从过去一年东莞楼市成交情况来看,新房和二手房都出现了显著同比下滑的情况。
据中原地产,2022年东莞全年新房住宅成交28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2%,创2008年以来新低;住宅成交金额813亿元,同比锐减44%。二手房方面,东莞全年成交约2万套,比起去年的21087套,同比减少7%。
虽说全年整体成交是下滑的,但记者注意到,东莞在2022年7月和12月两次放开限购后,成交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回升。
东莞一共有33个镇/街/园区,在去年7月时曾宣布28个镇取消限购,到了12月26日,剩下的5个限购区也取消了限购。自此,东莞成为大湾区内继佛山后全面取消限购政策的第二个城市。
两次放开限购,对短期市场影响均较为明显。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在去年7月第一次松绑时,东莞周成交量环增67%,“不限购、无社保,低首付”成为多数开发商的噱头。
而12月东莞全面放开限购后,刺激效果同样明显。据诸葛找房数据,东莞全面放开限购一周,新建商品房成交出现显著回升,过去一周(12.27-1.2)累计成交933套房源,周成交量环比上涨950%。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东莞在售楼盘个数为433个楼盘,放开限购后,包括位于松山湖片区的新鸿基龙辉、东部产业园的莞月松湖和中心城区的中海十里溪境等楼盘人气度位居前列,销售均价在1.2万-3.3万元/平方米不等。
1月3日上午,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东莞楼市新政跟当下的政策环境大基调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对楼市的态度开始从防风险向保增长进行过渡和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莞放开限购对市场预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原先并不着急买房,或者以前有计划但是没名额的部分购房者,比如外来需求等,极大可能因为政策的变化,而考虑去东莞看房、买房。”
李宇嘉提到,通常政策放松带来的只是短期回暖,至于热度是否能延续,主要还是取件于疫情影响以及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对居民的收入预期有明显改善。“个人预期在二季度以前,市场或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
有楼盘涨1000元/平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过去一年中,东莞楼市在政策上出现了4轮较为显著的调整。从“4·29新政”到5月的“莞七条”,然后再到7月及12月的两轮放开限购,诚意满满,坚定房地产市场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东莞房地产市场,不仅各楼盘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状态,还有不少楼盘完全可以做到2成首付。
“如果您名下没有房贷记录的话,首付仅需2成,最近深圳过来看房的客户挺多。”张旭影介绍,随后其向记者发来了保利时区、时代天韵、孚泰锦城等多套房源的信息,销售均价在2.3万-2.8万元/平方米不等。
各楼盘的营销方式也不再趋于一致,既有楼盘保持着假期常用的营销手段,比如到访送礼、折扣房源、成交送礼等;也有楼盘宣布收回此前优惠的口号,比如龙湖金地天曜城、珑远·印象翠珑湾等盘,均表示在12月31日收回折扣。
甚至有部分项目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起涨价1000元/平方米。从中介发布的海报信息来看,星河·璟悦公馆、颐安云玺、南太珑玺等楼盘均宣布上调价格。
有资深房产中介认为,此次东莞放开限购,预计只会短期内对楼市成交有所刺激,不会出现2016年前一样大批投资客涌入的状况。
在东莞从事房产销售超10年的王友嘉(化名)通过电话对记者表示,虽说东莞全面放开了限购,但投资客的投资热情与2016年前相比,整体是变得更谨慎的。过去10年,东莞房价经历了3轮大幅上涨,现在放开限购后,虽然也有投资客入市,但目前东莞买房的还是以刚需为主。
根据东莞中原地产研究院,东莞2015年后房价迎来加速上涨,截至2022年年末,东莞全年网签均价约27733元/平方米,同比微涨1%。
中原地产研究院提到,过去一年东莞房价仍出现小幅上涨,主要由于松山湖万科松樾、深业松湖云城、南城华润润府等热门区域高端优质项目支撑,而实际市场出现价格分化下行调整的趋势,特价房促销频出,低至9折甚至7.5折,部分新项目低开入市走量,以价换量成市场主基调。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荣浩 摄